close

買房子-房價的奇談怪論可以休矣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在參加“2009中國南京城市運營及區域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時語驚四座,“富人應該住到郊區去!”、“三分之二的房子應由政府提供” 。因為“政府現在不是窮得叮噹響,是有錢。過去可能差錢,可以理解。但現在無非是少拿點錢,給老百姓辦實事。”
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很多高智商的人,一談到房價問題,就像熱戀中有些忘乎所以的男女,其智商水平急劇下降。這些人中,有專家、學者、企業家、官員,都是社會的精英,卻被高房價搞得暈了頭、轉了向。

譬如,最近,類似“三分之二的住房由政府建”的幼稚言論,不時地出現在各種場合中、各類媒體上。有的完全不著邊際,比如賴丈母娘,賴未婚女青年推高了房價;有的說不到點子上,比如怨地價高,開發商黑;有的則是空想社會主義,比如建議“二次房改”。

  房價事大,人人關心。一個健康的地產市場,是大家都期待的。不過,如果不認清市場的本質,任你喊破了喉嚨,算盡了機關,也不會撼動高房價的一根汗毛。就像龍先生建議,三分之二的房子由政府建設,稍有點常識的人,都明白這是癡人說夢。這看似很正義,幫百姓說話,幫政府出主意,但可操作性為零,說了等於沒說。
人的本性是逐利的。你期望有錢人高姿態,不去搶著買房子,把房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顯然是不現實的。你期望開發商發善心,在市場形勢大好時,壓縮自己的利潤低價賣房,也是根本不可能的。至於說什麼地價降了房價就降了,更是顛倒了因果關係——只有房價降了,地價才可能降下來。如果市場還是一片火熱,你把地便宜賣給開發商,他的房子照樣不會便宜,只不過讓開發商賺得更多而已。

所以,不動用貨幣和稅收手段,“像買白菜一樣買房子”就難以遏止。可是,如果真要上了厲害的手段,就可能承受不小的陣痛——在短期之內,可能損失一些GDP,減少一些稅收,還有土地收益金嘩啦一下掉下來。畢竟,這筆錢已經花得習慣了,並且形成依賴了。所以,做還是不做,做的話做到什麼程度,都是頗費躊躇的問題。

也許,到了下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一切就會明朗化。不管是準備買房還是準備賣房的,要看緊了這次會議,捕捉政策轉變的信息,再決定自己出不出手,何時出手。對於那些專家、企業家和官員的奇談怪論,就當是小瀋陽唱的二人轉,聽過之後,哈哈一笑了之……

房價之高低,並不取決於地價,也不取決於開發商的貪婪,更與丈母娘無關。其實,對於房價影響最大的,有兩個真正厲害的角色,一個叫貨幣,一個叫稅收。在一些城市,高房價看似不可遏制,其實是沒有動用殺手鐧,也許是顧慮太多,怕傷屋及烏。

一些城市的房價之高,已經完全脫離市民收入的基本面,為何還是有人購買?不是中國人太有錢,也不是開發商太貪婪,而是現在的市場環境造成了這種局面。確切地說,是在拐點來臨的關鍵時刻,金融危機的到來拯救了中國的房地產,推動了“住房貨幣化”,使房價沒有最高、只有更高。貨幣很寬鬆,人民幣源源不斷地從銀行、造幣廠流出,存款貸款的利率又很低,人們想保住自己辛苦積攢的財富,投資房產是最現實的選擇。中國對一個人或一個家庭購買多套房產,沒有稅收調控措施,買第10套房子,一樣是1.5%的契稅,投資成本極低。兩個因素疊加起來,大量有錢人、準有錢人都不存錢而存房子,房價哪有不高之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uluoge 的頭像
    buluoge

    彩妝造型

    bulu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