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遼村 “宜蘭民宿”火紅賽楓葉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初冬時節,永豐鎮茶遼村漫山遍野的楓樹換上了火紅的衣裳,美景吸引了無數遊客。當地村民紛紛擺起小攤、辦起“宜蘭民宿”,既滿足了遊客的需求,又賺了個盆滿缽滿。
被霜打過的楓葉紅紅火火,遠遠看去,漫山的紅楓葉與綠竹相映,濃濃的紅韻似一個巨大的調色盤,置身其中,讓人流連忘返。絡繹不絕的遊客讓村民們看到了巨大的消費市場,大家紛紛拿出自家的豬肉、筍乾、番薯、鹹肉等土特產叫賣。
村民陳阿姨原先一直在外地,今年特地趕回家,在祠堂邊擺起了麻糍攤。她告訴記者,每天麻糍能賣七八臼,生意很好。而遊客們也喜歡停下腳步駐足觀看現搗麻糍,有的還親自體驗一番。“比較吃力的,以前看都沒看過,感覺好新鮮。”遊客吳女士告訴記者,一直生活在城市,很喜歡這樣的體驗。
今年65歲的陳大爺,在祠堂邊支起了一個肉攤,豬肉賣得十分火爆。用番薯等飼料餵養的高山豬很受遊客歡迎。很多遊客遊玩的同時順便捎上一隻豬腳、幾斤豬肉。陳大爺說:“我每天宰一隻豬,滿足遊客需要。”
除了擺個小攤賣土特產,在永豐鎮和相關部門的扶持下,茶遼村今年還開出了27家“宜蘭民宿”,鹹肉芋頭面、炒垂面飯、農家九大碗……都是本地的特色美食。茶遼人家、紅楓宜蘭民宿、百年楓香……記者發現,這些“宜蘭民宿”的取名都跟楓葉沾親帶故。每家“宜蘭民宿”門前都掛上了火紅的燈籠,遊客一看便知。
今年53歲的彭荷蓮阿姨在當地是出了名的鄉土名廚。今年上半年,通過統一培訓和資格考試後她也開一家“宜蘭民宿”,炒澱粉皮和垂面,可是她的拿手絕活。“這是炒澱粉皮,我昨晚剛磨好做起來的,番薯都是自己家種的,澱粉皮的味道可好了。”彭荷蓮邊炒菜邊向記者介紹。不一會兒工夫,出自彭阿姨之手的九大碗就上齊了,紅燒肉、燒土雞、炒豆麵……取材地道、口味純正。這樣一桌農家九大碗只要300元,八九個人吃一頓綽綽有餘,非常經濟。而像這樣的九大碗“宜蘭民宿”在茶遼村今年就開出了20多家,幾乎家家爆滿。
“去年遊客來的時候,飯也沒地方吃,今年我們辦起‘宜蘭民宿’,方便了遊客,我們自己也賺到了錢。”“宜蘭民宿”戶主們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