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輪胎企業宜做好三大應對措施
美國特保案的結果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首先,在美輪胎産業協會、美國三大與輪胎業相關的利益集團———美國輪胎進出口利益集團、美國三大汽車制造商和美國零售業利益集團均公開反對對華輪胎産品采取特保限制措施的情況下,奧巴馬還是通過了特保案;其次,新的輪胎關稅政策生效時間也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認爲即使特保案通過,新的關稅的實施時間將會在明年的1月1日,即使已有了特保案通過的預期,9月26日的關稅生效期也使中國輪胎企業很難應對。
三大應對措施及策略
對于中國輪胎企業來說,在應對特保案的同時,更應抓住此次機遇,提升企業競爭地位。除了在戰略上,繼續新興國際市場的開拓和國內市場的轉移,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來加強企業競爭力外,還要利用此次特保案制定近期應對策略獲取下一階段的競爭優勢。
首先,企業要快速應變壓縮庫存貶值規模。受特保案通過影響,橡膠價格可能出現一段時間的回調,橡膠原材料的庫存也會增加,輪胎企業應在期貨市場對橡膠進行賣出保值則是一種抵消部分橡膠貶值風險的策略。
其次,利用膠價回調降低原料成本,特保案通過對中國以外的輪胎企業卻是利好消息,一些日韓企業在特保案通過後開始調高其在美國的輪胎售價,一段時間後可能帶來全球輪胎價格的上漲,勢必也影響橡膠價格。此次特保案若帶來橡膠價格的回調,對輪胎企業便是一個降低原料成本的很好的機會。
最後,開展套期保值鎖定經營風險,特殊行情下企業積極應對往往給企業帶來意外的收獲,利用特保案通過帶來的橡膠價格波動開展套期保值鎖定經營風險,將使企業獲得其他輪胎企業所沒有的競爭優勢。
深刻影響我國輪胎業
美國特保案的通過對中國輪胎企業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從短期來看,特保案對中國輪胎出口的直接影響比較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美國訂單銳減,國內企業遭遇違約風險,美國消費者可能拒絕購買失去價格優勢的中國輪胎;其二,出口産能回流,企業産品庫存大幅上升,將會出現企業輪胎庫存的大幅增加;其三,國內供應過剩,競爭加劇擠壓過剩産能,必將導致大量輪胎産能關閉。
而從長期來看,特保案的通過可能會改變中國輪胎企業發展格局,引起國內輪胎企業市場結構及戰略方向的改變。第一,銷售停滯考驗企業生存,這勢必造成國內輪胎行業的重新洗牌;第二,輪胎市場面臨結構調整,特保案的通過也必將加快中國輪胎業積極開拓拉美、非洲、東歐、中東等地區市場,降低對歐美傳統市場的出口依賴;第三,國內競爭程度加劇,將促使輪胎企業加快整合,加快技術創新,研發高端産品。
博主好站推薦: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