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誘發性早熟超市下架玻璃瓶熱賣
歐盟對雙酚A奶瓶的一紙禁用令在國內掀起了“蝴蝶效應”。隨著衛生部監督局發布《關於公開徵求擬批准食品包裝材料用添加劑和樹脂意見的函》,國內已有部分超市為謹慎起見自行下架了一些相關奶瓶產品。
PC瓶價廉 份額八成
目前,國內奶瓶年銷售額約16億—17億元,塑料奶瓶霸占了八成市場份額。
塑料奶瓶一般分PC、PP、PPSU等幾類材質,而PC奶瓶多含雙酚A。記者在開放貨架上看到,塑料奶瓶種類不下十餘種,國外原裝進口奶瓶多以PP材質為主,價位也比普通PC奶瓶高出一倍甚至更多,國產奶瓶,如黃色小鴨、米菲等,還能屢屢看見PC的影子。
據了解,PC奶瓶價格在28元到85元之間不等,價位在98元到150元的奶瓶多以PP材料和PPSU材料為主。
由於國內尚未強制奶瓶對“含有雙酚A”進行明確標註,因此,奶瓶市場長期魚龍混雜,消費者的知情權受到侵害。記者曾走訪了多家孕嬰店發現,塑料製品的奶瓶既有布朗博士、愛得利等大品牌,也有一些中低端品牌,僅見一款奶瓶標稱“本產品經過'雙酚A'測試”,玻璃其他品牌的塑料奶瓶鮮有中文標識明確註明是否含有雙酚A。經向幾家嬰童用品商店了解,由於目前國內並無相關強制性規定要求嬰兒產品需明確標註含有雙酚A,因此廠家也沒有做這方面的工作。
歐盟已禁 國內擬禁
雙酚A又叫“聚碳酸酯”,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塑料製造的化學物質,許多嬰兒奶瓶、飲料瓶等塑料容器中含有這一物質。根據歐盟食品鍊和動物健康委員會的規定,3月1日起,歐盟地區成員國全面禁止出售含雙酚A塑料奶瓶,6月起禁止任何BPA塑料奶瓶進口到成員國。此前,歐盟認為BPA能在塑料奶瓶加熱時析出到食物和飲料中,對嬰兒發育、免疫力有影響,誘發性早熟,甚至致癌。這一消息早在去年就曾掀起一輪輿論熱潮。
除了歐盟,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個宣佈在所有的食品包裝和容器上禁用雙酚A的國家,澳大利亞從去年7月起逐漸淘汰含雙酚A的奶瓶,美國也在今年1月提出禁止在所有食品和飲料容器中使用雙酚A的法案,由FDA進行監管,提供一年免責期,以給予製造商充分時間尋找替代物。
記者了解到,國內對PC奶瓶的監管主要依據1994年衛生部頒布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聚碳酸酯成型品衛生標準》,規定PC塑料中酚的溶出量不大於0.05mg/kg。 2009年底質檢總局便對所有進出口食品包裝產品的雙酚A含量做過普查,限量指標便是“統計超過0.6mg/kg的批次數”,並明確表示“只做檢測,不做合格判定”。而在本輪歐盟禁令之後,衛生部監督局則發布《關於公開徵求擬批准食品包裝材料用添加劑和樹脂意見的函》規定,第一批擬批准196種食品包裝材料用添加劑、116種食品包裝材料用樹脂,其中PC料雙酚A最大殘留量為0.6mg/kg,同時備註不能用於接觸嬰幼兒食品。
超市下架 玻瓶熱賣
儘管國內尚未命令禁止,但已有部分超市應消費者要求率先自行下架了一些含有雙酚A的PC奶瓶。據杭州媒體報導,華潤萬家超市濮家店嬰兒用品區,前來為即將出世的寶寶選購奶瓶的楊女士發現,貨架上竟全是玻璃材質的奶瓶,價格還不低,都三四十元一個。
華潤萬家證實,因為考慮到雙酚A對嬰兒健康存在危害的可能性,超市方面決定自行下架所有雙酚A奶瓶。下架的奶瓶涉及貝親和愛得利兩個品牌的部分產品。
此外,部分孕嬰童用品商店也出於謹慎迅速將所有PC奶瓶下架,並告知消費者這些PC奶瓶對人體是有害的。據悉,玻璃這些被下架的奶瓶大多是歐洲原裝,或日本、韓國等進口奶瓶。
“雙酚A”眼下成了淘寶搜索上的一個“熱詞”。只要鍵入“奶瓶”二字,立刻就有“不含雙酚A”的選項供作參考。淘寶上一位嬰幼兒用品賣家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媽媽看到PC材質的奶瓶,直接打入冷宮。一家專賣奶瓶的淘寶商戶,一天之內就售出了150多個玻璃奶瓶,而且有的商戶在近兩天對玻璃奶瓶實施了提價。在樂友母嬰用品網這類專業網站的首頁也紛紛出現了諸如“不含雙酚A優質奶瓶大推薦”的大專題。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