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招考-特考-函授-民辦院校發展進入歷史性低谷期
“目前媒體上報導民辦院校'招生難'的數據大多數是8月底、9月初的統計,未能完全反映整體招生情況。”10月14日,北京市民辦教育協會副秘書長馬學雷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依據協會10月中旬的統計數據,“全市今年招生4萬人左右,較之去年總體下降20%,雖然沒有報導的那麼誇張,但生源減少的趨勢不容樂觀”。
為什麼說八九月的數據有欠準確?因為當時統計的是民辦院校計劃內招生人數招考,未包括9月中旬北京教育考試院補招的學生人數,以及各院校自主招生的學生。據馬副秘書長介紹,10月是民辦院校招生的一條分水嶺,“報到入學後再選擇回家复讀高三的學生該走的都走了,無處可學的'落榜生'該來的也都來了”,現在各校學生人數進入穩定期。
從行業組織規範管理的角度來看,大家認為這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件好事。大浪淘沙,好的學校躍上“金字塔”尖,差的被淘汰出局。

“民辦院校的招生與發展呈現出'二八定律'。全市97所民辦院校中,只有40所全日制院校在校生人數超過1000,其中20所學校匯聚了北京22萬全日制民辦院校在校生的80%。”馬學雷說,今年只有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工商管理專修學院、北京八維研修學院、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中國管理軟件學院5所學校招生人數較去年持平或實現部分增長,“其他民辦院校開始面臨艱難的挑戰,甚至個別學校已經有名無實”。
據這位副秘書長分析,現在那些招不到學生或生源如“過山車”般急劇下降的民辦學校,不是緊抱著高自考這根“救命稻草”不放,就是在學校的小圈子裡轉來轉去,不能很好地與經濟社會、工業企業發展緊密結合。 “這種慣性思維說白了就是省心省力,但難現生機,尋求突破已成為民辦院校的當務之急。”
9月初,有媒體走訪位於河北省廊坊市的東方大學城發現,民辦教育機構學生數量突然銳減,本來能容納6萬名學生的東方大學城,今年只招到了3萬名學生。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民辦院校完成計劃內招生應該沒有大問題,問題大的是計劃外的這一塊。據了解北京招生比較好的學校,也就是達到去年60%~70%的水平,多數是40%~50%,有的學校連這個數都保不住。陝西是民辦高等學校比較集中的地區,據了解,一般也就完成40%~50%,有的可能完成20%~30%,有的可能還要更少一點。這樣大的下降幅度,近年來少見。

縱向對比,改革開放以來,民辦院校抓住歷史機遇實現了兩次跨越式發展。首先是上世紀80年代初,大量知青返城學習願望迫切,高考落榜生盼望多種學習途徑。當時,以補習文化知識,幫考生獲取成人考試文憑的函授類民辦院校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以北京中國國際邏輯語言特考大學為例,學生自願報名,學校定期向學生郵寄學習資料,提供書信指導與考試等。學校發展的黃金時期,都是用麻布袋去郵局拉全國各地彙來的匯款單。“這是何等的壯觀與豪邁!”該協會有關人士說。

其次是1990年~2000年前後,應屆、往屆初高中畢業生的自考學歷熱成就了國內民辦院校10年的輝煌期。那段時期,民辦院校往往由寢室床位數決定課堂桌位數。北京培林職業技術學院1200人的招生規模,根本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甚至發生過家長為了替孩子在寢室搶到一個床舖位,不惜大動干戈。

與近30年來兩次發展輝煌期相比,當前,民辦院校可以說“進入了發展的低谷時期”。馬學雷表示,在社會整體生源趨向減少,國家加大對基礎教育、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投入,以及大學生就業難的背景下,民辦院校能不能轉型發展,適應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事關下一個輝煌期的複興大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lu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